生火需要柴禾,柴禾从哪里来?那个时候,学校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同学们就及早动手积攒柴禾。从秋天吃嫩玉米棒的时候开始,啃完玉米粒,老师就让我们把玉米芯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晾晒,值日生每天提着铁桶或端着铁簸箕,在校园里捡拾同学扔掉的玉米芯。玉米芯在教室的窗台上越垒越高,渐渐地遮挡了通往教室的阳光,教室里光线顿时暗淡下来。
天气一天天变冷了,城里的暖气开始供暖了,农村里的庄户人家也支起尘封了多半年的烤炉生火取暖。沐浴着城里烫热的暖气片散发出来的温暖,小时候在家乡学校围着土炉烤火取暖的情景,自然而然地从脑海中闪现出来……
冬天年年到,年年都要泥火炉。低年级的火炉是班主任泥成的,而高年级的则是学生们自己动手。泥火炉用的是那个时代农民盖房子用的土坯子,三块土坯子立起来泥在一块就成了最简单的土火炉。火炉一般都是泥在讲台前面,因此每年秋季开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想排座位的时候能靠前坐,这样冬天就不受罪了。
这些玉米芯是不够漫长的寒冬引火用。为了储备充足的生火柴禾,班主任带领我们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来到学校附近的小树林里砍树梢。老师提醒我们,千万不能砍幼树苗。砍来的树梢再剁成一节节的短枝,晒干之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教室里。
到了数九寒天,教室里越来越冷,看着教室仅有一个火炉,大家心想每张课桌前有一个火炉该有多好啊!于是,同学们回家翻腾找出一个装过油漆的铁罐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小火炉子。每天早晨在家里生着火,提着小火炉上学,上课的时候就放在自己脚下烤着双腿。起初是某一个同学提着小火炉上学,接着全班同学效仿,最后整个校园里人手一个小火炉。有了小火炉,大家再也不抢着烤火了。
现在城里的孩子冬天坐在暖气教室里上课,温暖如春。农村小学也用的是极易散热的铁烤炉,烧的是高热能的炭火,同学们再也不会被冻得跺脚上课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儿时围着土火炉烤火取暖的日子永远留在了记忆中……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教室座落在阴洼的大山脚下,阴冷潮湿得像一座冰窖。冬天虽然教室里生着火,似乎根本不管用,冷气从脚底下向全身扩散,尽管穿的是暖棉鞋,还是无法抵御寒气。冷得实在受不住了,就把两条腿轮流放在板凳上,压在屁股下面暖一暖。大家心里想着,怎么一节课时间这么长啊!刚一下课,同学们蜂拥而上,伸出双手围着火炉烤火,温暖沿着指尖传遍全身,同学们冻得沮丧的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那些烤不上火的小男生在教室后面上演"挤糅糅"的游戏。几个男生顺着墙根站成一排,两边的同学向中间一齐用力,挤得最中间的同学感觉两眼直冒金星,似乎天旋地转。大家用这种方式暖和身子,并快乐着。
采暖散热器网暖气片回忆:那些烤火炉的日子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