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结束后,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了停暖期,大连亦于4月6日零时正式结束供暖。虽如此,但是市民对刚刚结束的供暖期的服务质量却存在很大的异议。其中,问题的主要集中点为市民家中温度不达标。尽管各地均出台了不达标的多种情况,供暖单位需根据制度,适当地退还市民一部分供暖费。但不少大连市民表示,退供暖费时,需要持测温报告,而一些供暖企业测温不及时,导致根本没测温报告。有的市民则表示,即使供暖真的"缺斤短两",只能退几天的采暖费,总共才几块、几十块钱,感觉"不值当".
即便有测温报告,供暖公司也无法断定造成市民家中温度不达标的原因为供暖质量不给力。因为如果家中温度常年在十几度,基本上该市民均居住在老旧房屋,而老旧房屋的保温效果本身就很差,散热非常严重,进而导致市民家中温度不达标。
对此,有不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了将责任明细化,能否公示供暖锅炉的供回水温度,或者增加"义务监督员",保证供热质量。如果供热企业"偷工减料",百姓 直接从锅炉的供回水温度就能看出来。
但实际情况上,目前这个温度只能在锅炉房的仪表里显示,群众是看不到的。据大连市供热办表示,目前,已对8个供热单位试点建立了一套远程监控系统,目前正在筹措资金,争取对更多的锅炉房实现远程监控。
新闻链接:
1.暖气片温度时高时低,属于正常现象吗?
2.室温检测不再是空头炮
3.室温检测5个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