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从不搞“一刀切”,但对违法企业“零容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正在持续开展,根据环保部的调度,督察组在京津冀地区发现的问题企业,至少在17万多家。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环保督察对环境监管带来重大影响的同时,也遭受“一刀切”非议。
网络上出现了一些针对环保督查的负面舆论:“环保重压之下,风暴所到之处,包括化工行业企业在内,企业大面积断水断电停产,工人停工失业,家庭生计堪忧!有点哀鸿遍野的味道。”一篇题为“大面积停产、失业、民怨沸腾!国社发文质疑‘环保风暴’一刀切”的博文说,很多中小化工企业主全部身家都压在工厂里,而无数工人正背负着房贷、车贷、养家、养老的巨大压力,政府采取一刀切式整治令不少无污染的企业也被强制关停。
环保部门从来没有‘一刀切’,相反,部领导有两个态度是明确的:一个是反对部分地方,在平时疏于监管,使违法企业长期存在,污染环境,这种现象环保部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它表现为不作为;第二个反对部分地方,平时不作为,到了环保督察检查巡查的时候,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片面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也是滥作为。
所谓“一刀切”,从来就不是环保部的要求,对违法企业要“零容忍”严格执法,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