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采暖散热器质量期待走出低谷
采暖散热器质量期待走出低谷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了2013年采暖用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合格率为69.6%,创近几年来新低。2013年第4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全国79家企业生产的79批次散热器产品,其中包括一家企业拒检,发现23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整体合格率不到70%。

从2009年至2012年的散热器国家监督抽查显示来看,产品合格率基本稳定在80%左右。但在2013年却急剧下滑至69.9%,企业产品质量令人堪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面对市场形势,不少企业纷纷向其他产品转型,未将“心思”花在散热器上,质量“热度”衰减。加之小企业质量稳定性不高,拖了整体质量达标率的“后腿”。

整体质量水平“最低”

“整体质量水平‘最低’。”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散热器2013年的国抽情况,典型代表是大型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创历史最低。据了解,1994年散热器开始实行国家监督抽查,期间经历过4次国家监督抽查,一共抽查了409批次产品。今年散热器企业产值过2亿的超过了8家,企业虽然发展了,产品合格率反而下降了:大型企业2013年抽检合格率为70.8%,比2012年下降了22.5%。
“行业比较困难,产业不景气,质量方面有所放松。”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散热器检测部主任李忠表示,包括企业质量意识在内的多重因素,导致2013年的散热器抽检数据合格率下滑较大。

国家散热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齐嘉卉的分析几乎如出一辙。她认为,因供求市场不平衡,造成产量大、需求少,市场竞争比较混乱,企业纷纷向其他产品转型,没有将“心思”花到散热器产品上,长期的懈怠造成了对产品质量不管不问的现象。以大型企业为例,每年都被抽查的大型企业认为,自己前几年都合格,2013年肯定也理所当然地合格,因此造成对产品质量要求懈怠。

中小型企业令人堪忧

相比大型企业抽检合格率遭遇“滑铁卢”,小型企业的合格率一如既往地不乐观。据统计,今年散热器中型企业抽检合格率为89.5%,小型企业仅为58.3%。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宋为民认为,中小企业生产的散热器质量状况只能用“令人堪忧”来形容。

多年关注散热器行业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肖曰嵘表示,全国一共约有2000多家散热器生产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如果刨去现在产值规模过亿的厂家,小厂家能占到80%。”由于进入门槛较低,不少只有简单加工能力的企业,轻而易举就可以进入散热器的生产行业,对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干扰很大。

另据了解,2013年的散热器质量国抽,也增加了小企业的抽检数量,这是因为各地行业协会都在下大力气抓质量整顿,包括发布质量倡议书,提倡诚信经营,按标生产。明年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这方面检查力度,扩大检查范围。

“问题主要出在小企业。”肖曰嵘表示,相比大型企业,小型企业难以实现流水线机械化生产及稳定的工艺流程,易产出伪劣产品。以抽检的螺纹精度指标为例,今年的散热器抽检,23批次不达标,仅有11批次涉及螺纹精度,不合格率高居各指标榜首,反映出生产不过关问题。“本身企业很小,生产时连产品本身的接口螺纹标准量具都没有,所以出厂前不可能进行检查,产品质量存在很大隐患,目前螺纹精度出问题一般都是小企业。”

小企业质量“热度”不稳定的另一表现是,散热量技术指标波动较大,经常是追逐着利润“乱跑”,产品形式经常变化,今年做这个产品,明年那个产品利润好,又转去做那个产品,造成产品质量主要指标很不稳定。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趋势

业内人士测算,按1%的年城市化率计算,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产生的建筑新需求将有数亿平方米,因此,在未来10年,中国将保持每年20亿平方米的建筑工程量,将为散热器行业带来巨大市场增量。

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其他采暖方式冲击,不少散热器企业发展存在瓶颈亟待突破,尤其是面对中小企业数量比例高、发展水平不高的行业现实。

在宋为民看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加快差异化道路战略,大企业走规模化经营,中小企业走特色经营。建议中小企业加强合作,走产业集群化发展之路,共同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延伸,增强竞争力。

无独有偶,李忠认为,当下散热器行业发展水平提升,急需提高行业生产制造业水平,走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量要做起来,要淘汰落后产能,让大企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